香港中產家庭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父母從孩子出世後,便開始安排子女入讀優質幼稚園,期後小學及中學,皆以著名中小學為目標,當中不少富裕中產更安排子女從小入讀國際學校,連同補習及課外活動,每年每子女花費動輒40至50萬元。
對真正的富裕家庭,每年為每子女花費百萬元的教育開支,也是普通不過的事情。不過對中產而言,子女每年年數十萬元的教育開支,將是一個不輕的負擔。
一對年近五十的夫婦,決定安排兩名子女從今年起,遠赴加拿大讀初中,兩人每年總開支約50萬元,兩名子女讀
完中學最少花費200萬,再計及入讀大學的開支,又要再用400萬元。
該對夫婦合共年薪200萬,每年約可儲蓄50萬,但自從要供兩名子女往加拿大讀書後,每年的儲蓄便用作子女的教育費開支。三至四年後,每年開支增至80萬以上,為了應付增加的開支,該對夫婦更須壓縮開支,以便應付增加的開支。因此未來八年,該對的夫婦難以有任何新增的儲蓄。
該對夫婦八年後已接近退休年齡,故較難再有時間去儲蓄退休資金。那麼該對夫婦在退休後靠甚麽維生?事實上,他們靠賣樓維持退休開支。該對夫婦現在一間三房約九百呎的單位,市值約千三萬。退休後,他們賣出該單位,然後轉購入一個400呎細單位自用,所剩資金留作退休日常開支用。
富中產為了子女教育,放棄了為退休積儲資金的黄金時段,最終更有可能由中產變成基層,是否值得?作為中產家庭,相信在做出决定時,也要再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