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美股出現較大調整,有說是因為政府停擺太久,再搞下去影響消費者信心云云,其實都是噪音,正如本欄上月初的標題《大市縱有泡沫 別把個股混為一談》,不少科技股確實因對AI過份樂觀,估值和現實脫節而出現泡沫,篤定爆破,並會拖累大市,但個別股份如本欄一注獨贏的Alphabet(GOOG)、一注位置的亞馬遜(AMZN),和標普500指數四百多隻沒份參與AI狂潮的成份股,它們(除了部份銀行股有如香港同業的壞帳隱憂)的估值並不瘋狂。當然,GOOG的股價與4月低位時相比已升了100%,現價不算便宜,但計及市場開始意識到GOOG不單止不會被OpenAI輕易淘汰,更因有最大最強黏附性(Stickiness)的安卓系統、Google Workspace、YouTube、地圖等生態圈作後盾,在落實AI的應用有後來居上之勢,特別是其TPU晶片配合其SaaS銷售平台一站式向企業出售算力,異軍突起開始挑戰英偉達(NVDA)的壟斷,預測市盈率27倍在美股七雄中只稍高於在業績後股價大跌的META,標普500指數的預測市盈率亦近24倍。GOOG於2024年榮登美國賺錢最多的寶座,是無可爭議的優秀企業(great company),只是較大市的平均估值有10%的溢價,縱然市況越趨波動,GOOG仍是安心睡眠之選。
另外,值得留意是金價在早前被瘋狂炒上4400美元關口的時候,兩個月內被炒高三份之一,引來傳媒大篇幅報道,許多投機者想搭順風車去排隊買金,不少YouTube KOL亦出片吸流量,黃金在社交媒體的超高曝光率,
價格出現大震盪可以預期,但只由高位下跌一成,一些KOL又紛紛投降打退堂鼓,說金價泡沫爆破應該散水,然而金價在上星期美股大幅下挫的情況下,仍穩守4000美元的關口。正如多年來一貫對黃金的論述,作為香港罕有的奧國經濟學派代表,自稱「金甲蟲」的王弼,認為長期持有黃金要有一點宗教狂熱的覺悟,要堅信西方政府濫發鈔票的惡習自老祖宗羅馬帝國起永不改變的事實。手持黃金,就是對西方政府投最不信任的一票,因此才有能耐由400揸到4000美元(一如一些王弼認識的比特幣真信徒由200揸至10萬美元)。其實,以美元來計算黃金的價值,某程度上已經是對黃金信仰的褻瀆 ,因為一兩黃金永遠就是一兩黃金,並非美元這種隨印隨有的紙張能完全反映它的價值。沒有上述的覺悟,那些在黃金升至4000美元才突然想衝入來搭順風車的投機者和偽信徒,又怎樣不因價格波動而被清洗呢?好了,王弼傳道過後,必須回歸理性,這種宗教式的狂熱投資心法,最多限於資產組合的10%,管理其餘的90%資產,還是要嚴守價值投資法。
最後,本欄曾於9月時提及靠玩財技炒起的甲骨文(ORCL),趁股價爆升換碼聯合健康(UNH),當時ORCL在310美元水平,而UNH則處於340美元水平。兩周前UNH公佈業績,曾一度突破370美元,但王弼看過業績後,UNH的預測市盈率仍達20倍以上,遠高於同業,意味其股價復甦期要比預期漫長,由於上星期顧著寫GOOG業績,沒有提及如何處理UNH,然而在奧國學院的Facebook專頁,則在UNH公佈後翌日提及由UNH換碼至AMZN,當日(29/10)UNH的股價處於360美元水平,AMZN則是約230美元。上周五UNH收324美元,AMZN收244美元。值得一提的是,ORCL周五收239美元,早前發動AI永動機令股價爆升至345美元的升幅已經全數回吐。有同學詢問,為何突然決定把ORCL轉至UNH再轉至AMZN?前者本欄早已提及,後者則是覺得UNH的業績不對辦而AMZN又跌近「愚蠢價格」靈光一閃的決定。其實能運用經濟學和各種哲學理論、多讀經典書籍、加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跟不同國界有見識的朋友談天說地把酒言歡,是本人一向想對知音讀者傳遞的學習方式。王弼深信,只有不斷的和有見識、虛心有好奇心的人長期討論和互相學習,才能根本地提升個人的分析能力,所帶來的益處是長久和紮實的。那些什麼價位買入什麼價位止賺這種層次的問題,還是留給牛頭角順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