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周以標題說明美股有泡沫,星期五便由美國總統特朗普重啟中美貿易戰,親自篤爆,三大指數大瀉,道瓊斯指數下跌878點(1.9%)、標普500指數跌192點(2.7%)、納斯達克指數跌820點(3.6%),全星期計,三大指數則跌2.4-2.7%不等。可是收市後,侵叔透露更多制裁手段,稱會在目前基礎再提高中國進口商品100%的關稅,標普500期指(12月)繼收市的6600點再跌多約50點至6552點收市,如果僵局在周末未能舒緩,下星期美股似會進一步下跌。
對於本欄一注獨贏的Alphabet(GOOG),我們要問的是,就算關稅真的調高了100%,全球幾十億的用戶會看少了YouTube嗎?會少了上網搜尋嗎?安卓手機的生產和銷售可能會受一點影響,但GOOG的盈利很少是來自手機銷售,手機用戶只是要繼續用舊手機上網而已。廣告商則可能因經濟轉差而減少支出,這會暫時影響GOOG的收入,但貿易戰總有打完的一日,到時客戶又要報復式再投廣告。基本上,看不到貿易戰會對GOOG這家在中國沒有什麼業務的跨國企業有什麼長遠的影響。當然,在風險溢價上升之時,GOOG的股價在大市整體氣氛差的情況下會遭拖累而下跌,那麼我們會因此而拋售所有GOOG的持股嗎?2018年中美第一次打貿易戰時,蘋果(AAPL)首當其衝,當時股價約在45美元水平,到2018年底跌至37美元,讀者們認為因貿易戰而把AAPL清倉是合理嗎?至少我們知道,當年股神巴菲特並未有減持AAPL,優秀的企業就是不怕這種嘈音。最令王弼擔心GOOG股價的,並非貿易戰,而是來自OpenAI的挑戰,這才是會否繼續一注獨贏GOOG的關鍵。
事實上,GOOG周五的收市價237美元,單日跌幅不足2%,算是溫和,是美股七雄中跌幅最少的成員,有其道理。不過這不是說,GOOG不會被大市拖累,今次中美衝突主因在於稀土的出口限制,中國不容易在事件中示弱,因此衝突有擴大的危機。對於資深或機構投資者而言,他們不會像散戶般隨時清倉彈出彈入(其實散戶說清倉大多是假的,因為他們通常會珍藏著一些輸到所餘無幾的蟹貨),所以就算預測到大市會大跌,他們仍是不會隨便沽出如微軟(MSFT)或META一類優質股票,而是選擇沽出期指對沖。總之,優質股儘可能不要悉數沽出,反而,趁著這個調整期,一些一向估值高的優質股,可能會出現吸納良機,例如買賣大量實體貨物的亞馬遜(AMZN)就首當其衝,
4月時王弼集中買入GOOG,忽略了AMZN,可趁今次機會加倉。AMZN值得買入的原因,是其雲端運算服務AWS除了是全球規模最大外,亦是最懂使用和把AI投資變現的企業之一,加上多年來建立了全球網購的物流網絡,地位無可取代,而且由於其巨大的銷售網絡,多處地方可以使用機械人,只靠自家使用,就讓其機械人有試驗場進行訓練獲得寶貴的工作經驗。不過,AMZN始終正面受關稅戰的影響,而且貿易大戰才剛開始,不應急於撈底,因此本欄只會睇位一注位置買AM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