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瀏覽人次:51780    回應:28

第四個佔領區

湯文亮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張炳良失驚無神開長遠房屋策略記者招待會,搞到市場上出現不少忖測,有人認為政府在供應的來源上有重大突破,亦有人認為政府在處理完佔中事件之後,立刻出招對付小業主與及物業投資者,甚至有人認為政府會取消SSD,不過,無論如何,氣氛就不大緊張,因為大家都知道,辣招已經出無可出,再出招就會有人說政府暴力干預樓巿,雖然現在都是,但結果樓價沒有下跌,小業主亦不能在沒有損傷的情況下指責政府,既然如此,大家都以不變應萬變,首先要了解記者招待會內容才可以採取相應措施,急也急不來。

  記者招待會內容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張炳良只不過重申CY在施政報告所說的房屋策略,當時,CY的施政報告表示在未來十年政府會興建470,000住宅單位,而張炳良的記招則加多一萬居屋單位,變成總數是480,000,有人以了無新意來形容亦不為過,不過,我認為政府如此隆而重之開記招必定有其目的,況且,就算以CY的十年建470,000個單位任務,現在還是落後於時間表,如果有記者問,張炳良都唔知點答,除非,政府是非常有把握完成任務,現在是不但可以,甚至可以超額完成,而點解政府如此有把握,無他,就是政通。

  范徐麗泰在較早前說香港政不通,人不和,即是百興俱廢,今次記招,亦有多少向范太反駁,政府能夠在和平之下清理三個佔領區,就是人和,能夠超額完成承諾的住宅單位,就是政通,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如果是這樣就好。一向以來,大家都認為香港只有三個佔領區,其實,還有一個已經被泛民霸佔了很久的佔領區,就是立法會,政府無論有什麼提議,除了打擊樓市的辣招之外,都會被泛民議員以各種方法阻撓,打拉布已經是屬見不鮮,再唔係就整個阿婆出嚟司法覆核,最慘就是那班泛民議員還擺出一副為民請命的面孔,政府根本很難施政,在政不通之下,人自然不和,在這種情況下,換特首就理所當然,還要換泛民議員及其有關國家認同的特首,所以,就出現佔領行動,誰不知,竟然以失敗告終,不但失去三個佔領區,甚至連立法會這個佔領區亦有可能失去,這個結局,任何人都很難預料得到,我相信CY胸有成竹,否則,他亦不敢派張炳良在這時候開這個記者招待會,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以後建房數字進度,遠遠落後於時間表,到時候,政府又會被攻擊,而要政府不能完成任務,立法會就會成為戰場,各位政府官員要萬分小心。政府除了建房,亦要把握機會通過各項基建,民生政策,從而搶回主動權,提高政府威信,以後,要管治香港,就容易得多。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睇得通 2014-12-18 09:35:50

要向 第四個佔領區  發動攻擊!!!

首先要想好未來攻擊行動的政綱!!!

2015年如何搶佔 18區議會 灘頭陣地,佔據有利發動攻擊的優質中產議政人才......

2016年才有機會奪取立法會生命佔領區,桃子成熟了,小偷也會摘,現在香港中產仍然沒有組軍人才......

2. 扫把头 2014-12-18 10:08:36

应该是民建联不阻波叔在18区圈地. 21世纪8万5正式启动.

3. 佔中三名發起人 2014-12-18 10:28:26
佔中三名發起人出席本台節目,其中陳健民表示,佔領行動過後,有參與義工計劃參選下屆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希望踢走建制,認為即使勝算不高,也能帶出更多討論,另外亦有義工發起支持受佔領影響小店和加強地區民主教育等。戴耀廷就指,佔領行動令他發現年輕人的堅韌是他想像之外,擔心將來有沒完沒了的抗爭。朱耀明表示,佔領行動令他感覺體力和精力不足,未來會做支援教育工作。
4. 經濟日報/張炳良 2014-12-18 10:36:14

房策思維改 聚焦增加供應

解決房屋問題為本屆政府民生施政的重點,冀能重建房屋階梯,協助基層「上樓」、中產「置居」,促進社會向上流動,並穩定樓市。政府已推出兩輪「需求管理」措施(所謂「辣招」)以遏抑樓市過度亢奮,雖有一定成效,卻不能治本。問題核心在於供求嚴重失衡,若供應仍滯後,除非外圍經濟環境劇變,否則累積的用家需求仍會推高樓價租金,惡性循環會延續下去。

長遠房策3主綫 需克服困難

政府剛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14》,採納了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的主要建議,主張改變政策思維,以供應為主導,願景是為市民提供「適切而可負擔的居所」,以公營房屋佔新增供應之多數(公私營為六四之比),並按最新總需求估算提出未來十年(2015-16年至2024-25年)新增48萬個單位的建屋目標。

長遠房策分三大主綫:(一)加建出租公屋、善用公屋資源;(二)復建資助出售單位(包括居屋),豐富其形式,適當地利用私人機構力量,並促進市場流轉,增加「置居」機會;(三)穩定私人樓市,在銷售和租務上促進良好做法。然而,提出目標宏圖較易,落實目標涉及多個挑戰,不容低估,包括:土地供應、規劃配套需時;社會上有人對大規模土地開發(如新界東北)和更改土地用途,充滿疑慮以至抗拒;在市區增建公屋,動輒被否定為「插針起樓」、破壞環境;地區上對房屋發展(特別是公屋發展)帶來人口密度和交通負荷增加而有保留;建造業人手不足和承受力有限等。

若克服不了這些困難和阻力,必會事倍功半,舉步維艱。深層的結構性房屋問題,沒有甚麼「即食」靈丹,也沒有「不痛」而獲的出路,所謂「no pain, no gain」。供應未能大幅增加前,更有必要做好有限公屋資源的合理和公平分配。

引「辣招」管制租金 弊大於利

有人說:我們根本不需要建這麼多新房屋,目前有不少房屋被空置囤積,只要打擊空置、徵收空置稅便能解決問題。實情當然並非如此,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最新數字,2013年的私樓空置率只為4.1%,為1997年來低位。若空置超多,則租金在經濟供求定律下根本上不去!

不少人問:既然政府肯為應對樓市熾熱而引入「辣招」,為何不能以同樣邏輯打擊租金高企?困難是,租金管制,無論是全面還是限於某類型單位,都會導致業主減少放出租盤及提高叫租,在租盤市場供求緊張的情況下,實際供應減少而租金水平上升,到頭來會變成好心做壞事,幫不了廣大的租客。至於由政府提供津貼,在供求失衡下也會誘使業主加租,租金津貼反變成輸送利益予業主。

市區劏房蔓延,遂有團體建議找地建「過渡性房屋」。若能找到土地興建這類房屋,倒不如直接興建公屋?有建議用一些短期空置的待重建樓宇提供過渡性房屋,但現實上究竟能擠出多少個這種棄置單位呢?按拆遷經驗,住戶一般住至最近限期才搬出,故此可用的空置期其實不會長。

有人甚至主張取締所有劏房,此不切實際,劏房戶可遷至哪裏?除非盡快大量興建公屋,於是問題核心回到增加供應。政府會加強執法取締工業樓宇非法劏房,並改善住宅樓宇劏房安全,以合乎屋宇條例。

或有人會質疑:這不能做,那也因杯水車薪不去做,政府是不是單一思維,不肯去探求其他解決房屋問題的方法?絕對不是。政府當然有責任聆聽各方意見、考慮所有可行方法,不過,關鍵詞是「可行」。任何措施,若不能對症下藥,或弊大於利,甚或未見其利先蒙其害、令問題惡化,則負責任的政府又怎能只顧一點、不及其餘,憑感覺行事呢?

當下乃關鍵時刻。我們得承認問題及其複雜性,尤其是土地開發及改劃上遇到的困難和阻力。若缺乏社會共識和意志去克服各類短期行為和小眾利益,一遇反對即叫停,則難以邁開大步從根本處解決供應問題。走不出困局,就改變不了命運,那麼青年人的「房屋未來」又從何談起呢?長遠房屋策略定下大方向、大框架。它是起點,不是終結。往後,政府會沿此推動房屋政策的改革,提出進一步的具體構思。

撰文:張炳良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5. 經濟日報/專家樓論 2014-12-18 10:39:40

供應真相 沒有說出來的……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唐榮對運房局長策報告中,提到48萬單位建屋量,當中2015-16至2024-25年度需要的29萬個公營房屋,有25.4萬個已覓得土地,似乎只欠3.6萬個單位土地,唐榮對此點有保留。

「覓得土地」是指到了哪個階段?是規劃初期的公眾參與、還是詳細研究、法定規劃、地盤平整?這些程序或要多年時間,這25.4萬伙的土地處於哪些階段,運房局不肯說、發展局不肯說,那就讓唐榮來猜一猜。

昨日提到長遠房策,最缺的還是土地,有多重要?房策報告中的「推行進度」的內容中多次提到150幅土地,至昨日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又再提這150幅土地,似乎是目前能拿出來「見人」的數字:

「政府已物色到約15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土地,但須修改其相關法定圖則,以在2014-15至2018-19年度推出,供興建約21萬個房屋單位,其中超過70%為公營房屋。」

解讀:這批土地,可以視為10年48萬伙供應的重點,佔44%。當中超過14.7萬伙是公營房屋、6.3萬伙是私樓。

另外,其餘的27萬伙公私營樓又如何?是找到了還是連那150幅的階段也未達到?

綠化地帶爭議大 困難重重

「上述土地當中約70幅位於『綠化地帶』,佔地共約150公頃,可以提供超過8萬個公私營單位。」

解讀:「綠化地帶」正是社會的爭議點,港府如何把綠化地帶與郊野公園區分?如何游說地區,都是困難處處,最終有多少成事?8萬單位中的7成,涉及的是5.6萬個公營房屋。

「政府正就這批大約150幅土地諮詢16個相關地區的區議會,截至2014年11月中,政府已向13個區議會交代逾100幅具房屋發展潛力的土地資料。」

解讀:同樣是這150幅土地,似乎三分之二仍在區議會交代階段,區議會支持多還是反對多?以土地對比提供的單位數目計算,涉及的是14萬伙。

「該約150幅用地中,其中42幅正進行法定改劃用途程序,以作住宅用途。」

解讀:進入法定改劃程序,長策報告指大約需時1年,即使毋須徵地,進入詳細設計研究要3至4年、地盤平整工程約2至3年……

能否生地變熟地 屬未知數

從上文可以理解,150幅土地涉及10年48萬伙供應中的21萬伙,有一部分是未知狀況,港府相關部門亦未有交代,而這21萬伙,有不少處於土地及房屋開發流程中的不同階段,最終能否由生地變成可即時建屋的熟地,仍是未知數,而運房局所謂的覓得土地,只能從這些文句中略窺一二。

嚴格來說,運房局對私樓供應情況交代更加少,當中一段文字提到:「將繼續透過各種土地來源,包括政府賣地、鐵路發展項目、市區重建項目及私人發展/重建項目,以達到2015-16至2024-25年度供應19萬個單位的目標。根據2014年9月的最新推算,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物業市場的供應量約為7.4萬個單位。」

應公開更多資料 了解實情

那餘下的11.6萬個私樓的土地,準備得怎樣?如上文所指,21萬個單位中有6.3萬個單位處於不同的規劃發展階段,順利全過當然慶幸,但過去亦有不少失敗的例子,使供應無法達到目標。

諮詢不透明容易使人作出錯誤的決定,期望能公開更多房屋數字,讓市民掌握供應真相。

6. Peter Paker 2014-12-18 10:46:04
我圍到佢10年48萬建屋目標點嚟

1.   運房局未來3-4年私樓供應7萬伙,但我不信這7萬伙3-4年會推到出街

2.  per 12年地鐵年報及不為人知的香港土儲,若縮單位面積,地鐵上蓋所有倉底貨可能有9-11萬伙私樓供應

3.  這裹合共有18萬伙供應

4.  政府將391公傾地的差不多全部分起公營房屋,而出到25.X萬伙土地已覓到。per 不為人知的香港土儲,391公頃只有27-28萬單位

5. 所以,10年建屋目標就只差3幾萬伙土地

但問題來,正苦今铺係 all-in,已經冇底牌,如十年內 show 哂出來,10年後點算?

如果你係發展商,會唔會趕出哂D貨,倍 cy 顛?

如果10年內用哂上面48万伙D貨,十年後的補充土地現在要差不多要已 identify 到,並要開始凖備、拆遷、開工,但現在好似不見到正苦在準備中 wor,所以,48萬係冇可能10年內盡出
7. Peter Paker 2014-12-18 10:48:01
地鐵上蓋潛在供應計算,per 2012年地鐵年報

8. 阿Q 2014-12-18 11:05:57
亞炳大可以玩夠50萬住宅供應目標亦無妨,佢跟住689大隊睇怕下屆連任無望,即使下屆換左個特首,佢除時可以出吓陰招呃個司長做吓呀!!成個上屆發展局長林鄭做人板,上屆在位無搞好香港發展,正所謂香港現屆問題係上屆債,但係上屆林鄭發展局長一樣可以步步高升,只要面皮夠厚,籟晒上屆特首就得喇,局長喎,睇睇林鄭點籟個老闆,自己做唔到野係"架構"問題,與佢個人能力完全無關。。。。妳睇佢由上屆到今屆有咩建樹,陰陰吓!佢仲搏緊下屆女特首呀!!!
9. 養寄生蟲啊 2014-12-18 11:14:25

記者招待會內容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張炳良只不過重申CY在施政報告所說的房屋策略,當時,CY的施政報告表示在未來十年政府會興建470,000住宅單位,而張炳良的記招則加多一萬居屋單位,變成總數是480,000,...........???????????

香港起咁多樓不知道干怎麼???要來養寄生蟲啊???

10. 亮劍 2014-12-18 11:17:32
PP兄
地產商當然唔會陪CY癲,反而加一腳先真。
例如攞D農地出來襯政府發矛低位補地價,然後慢慢起!
而果D綠化地,就揾人去那些區議員度反映,拖慢這些地推出的進度,目標係每年18~20K新楼供應。
大幅農地補地價應有D眉目,否則CY团隊咁講嘢,無疑係找死……
11. Peter Paker 2014-12-18 11:43:03
好心唔好開埋D長遠房屋策略會記招啦,你都冇實在的熟地及外勞,自暴其短!

近排興講佔中,又冇人撩你講房策,房策講左你又做唔到,唔講好過講,這是基本的工作技巧、手段!
12. e_kam 2014-12-18 13:40:11
今次認真你就輸。好明顯政府係想轉移佔領視線主度傳媒版面。求其加一萬個單位落去  跟住大大聲䦕記招。
13. 亮劍 2014-12-18 15:29:09
劇情應該係咁發展……
1) 攞百伍幅地出來叫陣
2) 俾民建聯整低50幅
3) 又俾泛民整低50幅
4) 最後在附近有重貨未清的發展又整低10幅
5) 政府便拿出死剩果40幅來起公屋或拍賣
6) 过兩年再找多40幅地出來,又擺出150幅陣勢再黎過

要是無殼蝸牛問政府點解無地起楼?
咁矛波同盲炳就會叫人去問政棍及地產商,顺勢过佢哋一幢……哈哈!
14. Peter Paker 2014-12-18 16:52:49
從強拍宗數、補地價及賣地數字,以及近期施工量去看,我覺得矛波、盲炳係擺空城計
15. 山高雲低 2014-12-18 16:54:07
博士!
 第十個人理論终於全線上架。
 
買着=賺着
   
荃新天地的大眾已缺貨,要到富華中心的三聯才有貨。
16. 法子 2014-12-18 17:09:39
法子《CY 的雞脾》
2014年12月18日

有一次曹操帶兵,糧草已差不多用盡,營中人人私語,軍心動搖。

曹操叫來糧官,令他做兩件事。一,把餘下糧草排在倉的門口並打開倉門,讓人看到。二,煮一隻雞脾。

雞批煮好後,曹操拿著雞批到大營中,咬兩口,就說:「不好食!」便把雞脾掉在地上。

還有下集的。

看完,就知道為何是張炳良出來講話。

再過數天,缺糧的事情敗露。曹操傳來糧官。問道:「Why this happens? 為何不早通報?」馬上以延報軍情之罪把糧官當眾斬首。

---------------------------------------

節錄自蘋果日報
2014年12月18日
【本報訊】政府宣佈調高未來10年建屋目標至48萬個單位,但對能否找到足夠土地,兩個局長口徑卻不一致。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昨日早上聲言,要達成建屋目標,不是「別人想像中艱難」。發展局長陳茂波下午卻指出,現時仍欠土地興建3萬多個計劃中的公營房屋單位。

張炳良:非想像中艱難
張炳良昨午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未來10年的房屋供應目標增至48萬,包括興建2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大部份已覓到土地,最終能否達標在於政府有無決心去推行、不同部門如何協調,要達成目標不是「別人想像中艱難」。
對於有指房屋問題是導致年輕人參與佔領行動的其中原因,張又大唱反調指,看到社會有怨氣,但房屋問題不單屬年輕人問題,是整個社會面對的問題。他其後在立法會明確反對在房屋供應上對年輕人提供特別優惠,因會令其他年紀人士覺得不公道,須用最有效率亦相對較公平的方法分配有限公營房屋資源。
發展局長陳茂波昨日下午卻表示,尋找土地建屋仍有困難,2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中,現時仍欠土地興建3萬多個單位。在政府尋找到的150幅可改劃用作建屋的土地中,有80幅為綠化用地,如果可以改變用途,約可興建79,000個住宅單位,其中七成多以上都是公營房屋,但難免會對社區造成影響。這些改劃用途的土地分佈在多個區域,政府會逐個區議會匯報。
他表示,今年引入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如果約30個申請得以解決,預計可興建約一萬個單位。政府不排除可以將賣地表內的土地,轉作興建公營房屋。
17. 法子 2014-12-18 17:10:39
法子《CY的五餅二魚》
2014月12月14日

淡先生:「CY,市民沒有樓。你土地供應不足,只有一個足球場的土地,不足夠2000個家庭使用。」

CY:「香港的房屋問題好易解決,我們只要增加供應就可以。」

淡先生:「如何增加?」

CY:「原本只起500個單位的地,每個單位賣400萬。我只要將那足球場的樓面面積,平均𠝹為2000份,每份加一道門,就成了一個單位,單位數目增加了,咁就每人都有屋住。但依舊每個單位賣400萬喎。」

淡先生:「係喎!咁嚟緊咪即係會增加供應?樓市咪即係會大跌!咁我賣咗自住樓租兩年屋住先,到時低位再買返。咪真係"租樓幫我日日賺"。」
---------------------------------------
節錄自蘋果日報
2014月12月14日

港鐵擬改則 加建細單位

市場日前傳出,港鐵有意把系內將軍澳日出康城餘下共8期地盤,首度改則加建一房單位,令原規劃整個日出康城項目總可建單位由2.15萬伙增加18.6%至2.55萬伙,平均單位面積則縮減至678方呎,可多建4,000伙。港鐵發言人昨回應本報查詢時承認,正在籌備增加單位上限,並即將向城規會提出修訂日出康城規劃。至於正在籌劃的6期項目,發言人稱不會影響本年底招意向及招標時間。
18. 法子 2014-12-18 17:11:50
法子《第二種升市的證明之2》

2014年12月15日

今日的蘋果日報又一次證明《百葉簾效應》:
打扙時,升係升白米價,而唔係鮑魚。

現在升市係因為政府供應不足。

節錄蘋果日報
「劏房戶」火熱 豪宅寒冬

【走勢相反】

樓市表現兩極化,正當全城瘋狂搶購劏房細戶之際,千萬億元豪宅卻不停錄蝕讓,見證目前樓市的怪現象。

半山壹號一度頻蝕讓
房協長沙灣新盤喜盈,以500餘萬元起步開售,甫推出,幾乎百分百賣清光;細價樓叫好叫座,對岸港島區新盤更加心雄,西營盤AVA128一個實用面積僅177方呎「劏房」戶,定價可逾380萬元,恍似不愁客路,近期細單位搶購熱潮可見一班。

相反,千萬豪宅早受冷風吹襲,全年相繼出現蝕賣或撻定個案,普遍在「半新盤」豪宅市場發生。以何文田半山壹號「血濺」個案最經典,損手成交堪稱年頭數到年尾,單是今年5月,一個月內連環錄五宗蝕讓,令市場咋舌。

至於壽臣山Shouson Peak,雖見轟動蝕賣,惟早前不乏城中名人捧場。去年底人氣歌手陳奕迅及妻子徐濠縈,以個人名義斥資逾2.3億元買入其中一幢洋房。

地監局前主席陳韻雲,更2011年初搶飲「頭啖湯」,以2.828億元買入單號單邊屋。據了解,洋房迄今仍丟吉未有居住或出租。
---------------------------------------
法子《第二種升市的證明》

2014年9月19日

先看一看昨日的一篇報導如下,再重溫一些舊文關於「兩種升市」。希望政府知道現在問題出在那裡。

昨日報導:「租金及樓價攜手上升,令租客只有愈租愈細。富誠地產陳錫金稱,有租客去年以月租約8,600元,租住黃大仙單幢樓慈祥大廈300多方呎兩房戶,但近日細價樓熱賣,上址原業主決定以約295萬元沽貨變現,租客即時被「迫遷」,而同區月租1萬元以下租盤,市場已近絕迹。
陳氏續稱,在「冇得揀」下,上述租客終以月租約9,600元,承租同區永發大廈高層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僅約269方呎,呎租約35.7元,除月租「加價」約1,000元外,承租單位由大變細,每方呎租金支出激增近50%。」

政府請明白,現在不是「細單位需求大」,係因為現在是第二種升市,不要一窩蜂地去建細單位。正如打仗時,政府看見很多人食樹皮,不會以為市民喜歡食樹皮,說「樹皮需求大」,然後把農地種樹去生產樹皮。

關於第二種升市,請看舊文節錄。
---------------------------------------

節錄
法子《沙漠礦泉水效應》

2013年7月11日

我當時寫係形容,未補地價的居屋,呎價竟然追到已補地價的居屋。

在沙漠中,你已就嚟死,看見一間士多,礦泉水1支賣$3.0,兩支賣$3.5。但你口袋裡只得,$3.0


明知唔扺,你都要買。

「沙漠」也是重點。

代表「近年供應缺乏」的意思。

而「口袋只得$3.0」,就代表現在買樓的是「結婚生仔的基層」。


明知唔底,只要「價細」,你也要買。


這就是為什麼基層樓狂升。
 
這就是「沙漠礦泉水效應」

---------------------------------------

節錄
法子《兩種升市》

2014年04月19日

價格上升有兩種,第一「需求拉動」。第二「供應推動」。

香港90年代到1997年的上升是「需求拉動」,當時樓價上升是因為人人揾錢多咗,想住大啲,住豪啲。所以「由豪宅升先」。

近幾年的樓價上升,是因為供應不足,令到需求向下移,即同樣的價錢,只能住細單位,令壓力壓在細單位,基層樓。請看《壓力煲效應》和《沙漠支裝水》。

---------------------------------------

節錄
法子《百葉簾現象》

2014年6月22日

現在已經不用再談會否爆邊,而是細價樓爆邊後,會發生什麼事?

下一步應該係A的價把B的價,頂上去。

因為,其實A+B+C的供應數量都唔夠應付需求。

租金也是這樣。

麗城區的兩房租金,是$12500到$13500。

但3房的租金,是$13000到$14000。

這是沙漠礦泉水效應。

一支礦泉水賣$3。

兩支礦泉水賣$3.5

而家係d人袋口得3.3都要焗買一支。

現在「租金」已經出現沙漠礦泉水。

如果樓市整體唔夠樓,「整體」樓市ABCD都要升。

但B的人受限,買唔到C,C如何升?

那麼,原本能買D的人,就能買上升了的C+。

同樣價錢,住細啲,樓價一樣升。
這一定,%計,A會升多過B,B會多過C,C會多過D。

第一種升市是,80年代,個個越揾越多,想住大啲。需求增加。

那些年,豪住升得多,%計。

即係魚次、包魚價升得多過米價。

第二種升市是。

不是因為人人揾到錢,所以上升。而是「供應停咗」。

即係打扙,唔夠食物。食物價格一樣上升。但升的是低價食物,例如米,會升得勁過包魚。

A推B的不是人,是商品價格。

不是現在住A的人,換樓去買B。

而是,原本買C的人,C升了,往下望,望見A的價錢已經升到和B一樣。所以買B。

所以打扙時,應該屯米,而不是包魚。

現實是,原來住A的人呢?

去了那裡?

答案係:德雅(工厦)


當A的價升的時候,B的價定住。

到A的價升到B的價時,AB一齊走,C的價定住。

到AB的價升到C的價時,ABC一齊走。
ABCDE好像百葉簾一樣。

今日說的「百葉簾現象」,就是想說明,現在錯價的不是細價單位(A),而是中大單位(BC)。

現在A的高價不會回落,下一步是BC上升。

19. Peter Paker 2014-12-18 18:51:43

限呎、限量盤如何影響樓市

 

過去23年,政府推出一定數量的限呎、限量地,而大部份限呎、限量盤單位屬細單位,即屬A - B類單位。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香港物業報告2013」,2013年及2014年預測落成量分別為13,551個及15,817個,A - B類單位合共落成量分別佔2013年總落成量之67.1%2014年總落成量之70.1%。不過,最使人擔心的是201318月的實際落成量只有約1,600 - 1,700個左右,與政府13,551個預測落成量有很大差距。

 

截至2012年年末,香港有111.8萬個私人住宅,按單位大小分佈如下:

 

分類

實用面積 (平方米)

數量

比例

A

< 40

353,023

31.7%

B

40 69.9

545,791

48.8%

C

70 99.9

133,563

11.9%

D

100 159.9

60,658

5.4%

E

≥ 160

24,897

2.2%

 

合共

1,117,932

100%

1平方米 = 10.76平方呎

 

A B 類細單位佔總存量的80.5%,而將來供應主要亦集中在A - B類單位,細單位大多由收入、財富水平較低的人持有。過往,這類細單位的存量過度集中,再加上該批業主防守力又較差,萬一將來樓市週期逆轉,這類細單位將有很大機會成為樓價下跌甚至負資產的重災區。圖一顯示,20001 - 20037月整體樓價下跌期間, A - B類單位的價格跌幅較高於大單位,但C類及D - E類單位價格跌幅較則較細。

 

C類單位的存量只有13.4萬個(佔總存量的11.9%),這類面積上一級的C類單位相對A - B類細單位,反而自然變得非常罕有。若於逆週期下,物以罕為貴,C類單位一定會有較強的抗跌力,根據圖一亦顯示,20001 - 20037月整體樓價下跌期間, C類及D - E類單位價格跌幅較則較細。

 

圖一:差餉物業估價處私人住宅售價指數之按年變動比率(與去年同期比較)

註解

圖一利用由19991月至20137月的差餉物業估價處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將本月售價指數與去年同期比較,計算出每月售價指數之按年變動比率(rate of changes)。一般來說,細單位(A - B類單位)大多是上車盤及基層盤。大單位(C類、D - E類)為中上層階層住宅,甚至豪宅。

 

其實,政府若能平衡各類不同大小單位的比例,在樓市下跌週期時,對穩定整體樓市會起一定作用。但是,政府卻加大未來細單位供應,倒令人擔心,如果未來樓價下跌,細單位可能會是受影嚮最大的單位類別。但是,在目前主打中上價樓的辣招及今日高樓價的情況下,在未爆之前,未來細單位價格應可看好一線。

 

另一方面,在樓市剛復甦的階段,中、上階層人士的收入水平回復會較快,對換樓改善生活的需求、投資需求會較大,以致這類面積較大、且存量較少的單位樓價會跑贏大市。過往數據亦顯示,20038 - 2008年年初期間,香港經濟復甦,整體樓價從谷底回升。根據圖一,大單位及中上層階層住宅的價格在這期間內跑贏細單位及上車盤。

20. Peter Paker 2014-12-18 18:54:12

我在2013年9月曾寫:

<1>
在港鐵項目上,我曾寫:「筆者的看法是由於政府可能看到房屋短缺問題的嚴重性,政府往後有可能積極推出限呎、限量的細單位,以增加供應數量」。結果講中左

⋯⋯

-----------------------------------
2013年9月原文:

待批出的鐵路上蓋物業供應

…………………. 從表六看,港鐵待批出的住宅項目合共約提供93,000個單位,假設每個落成的單位建築面積為500呎,算起來都是另一土地供應的主要渠道。

實際上,近年落成的港鐵上蓋物業多屬中、大型單位,例如,日出康城、車公廟湊岸8號、火炭御龍山、大圍名城、馬鞍山銀湖天峰等。筆者粗略估計平均建築面積約600 多至800呎,因此實際可建單位數目應少於93,000個。若以650呎建築面積計算,可建單位數量則只有約71,600個,較以500呎建築面積計算時少約21,400個單位。

看到這裏,您可能會問為何表六仍以500呎建築面積計算?筆者的看法是由於政府可能看到房屋短缺問題的嚴重性,政府往後有可能積極推出限呎、限量的細單位,以增加供應數量。
--------------------------------

21. Peter Paker 2014-12-18 19:11:08
因此,我百份之一千肯定盲炳、矛波係擺空城計,拋浪頭而已
22. 同不同 2014-12-18 19:17:25
法子兄比如恰到好處,但CY怎會有曹操智慧,哈哈哈
見解高明,小弟拜服!
23. 同不同 2014-12-18 19:19:11
pp兄,這也算計謀的一種,哈哈哈。
24. Peter Paker 2014-12-18 19:38:10

強拍宗數

2011年  46宗 
2012年  57宗 
2013年  14宗

2014年11月中止     8宗


2014年1-9月,有12,200個新落成,共47個項目,其中36個項目為少于200伙的細項目,估計為重建居多,而BSD 重創舊樓重建宗數,未來來自舊樓重建的單位肯定大減

------------------------------

住宅補地價

2011年    $161.8億

2012年    $56.0億

2013年    $12.16億

至2014年11月中        $36.8億 

(其中27億係 TKO 新地日出康城 2014年 Q2 中標的補地價,而2014年Q2 政府招標賣地伙數只有1,500 伙,較Q1 下跌左近3,000伙左右)。這27億TKO 新地日出康城 補地價只不過係補回 Q2 少賣地的單位

-------------------------------------


住宅要施工才有新落成供應,但

2010

5,397

2011

11,061

2012

14,327

2013年                         9,477間

2014年1-9月              4,000多間


冇施工,2年後那有供應?


----------------------

因此,肯定矛波、盲炳係擺空城計,但擺空城計被拆穿有何後果,唔使講都知!








25. 引刀一快 2014-12-19 12:39:26
澳門尋日開始24小時通關,岐關亦加長通關時間,如果呢個大禮送埋俾香港,大把人湧去深圳買屋,2100蚊呎嘅,大把。依傢淨係皇崗呢個咁麻煩嘅口岸全日通關,係唔夠用嘅,一旦深圳灣同羅湖都24小時通關,大把“剛需”走過去,咁大陸樓市冧嘅大波涌入香港就更直接。
26. 怪不得成日話香港樓會跌 2014-12-19 16:14:29
原來個腦咁諗嘢,正一白癡!
27. ccl132 2014-12-19 16:18:38
小刀,又名up親刀錯

不如up兩隻股票,等我搵返多少都好。
28. 引刀一快 2014-12-19 17:56:47
想攞料就咪用咁嘅語氣,係咪想要就快有資産注入嘅A股呀?

撈波弟,我賺完放咗,請妳食碗仔翅!